提供海峡新闻网最新最热的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精选 > 正文

“红星耀龙山 初心永相传” 南靖县和溪镇游龙山风景区红色遗址展新采

Strait001 Strait001 ⋅ 2022-08-19 00:08:15

  南靖县游龙山风景区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迎富村境内,地处南靖、华安、漳平三县交界处,平均海拔800多米。这里山高林密,地势险要,自然风景优美,汀漳古道由此而过,历史人文积淀深厚。为充分挖掘老区苏区红色文化资源,传承红色基因,引领乡村振兴。2022年适逢“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”,南靖县游龙山风景区倾力打造红色旧址,传承红色记忆,助力文化振兴。


漳州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、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,是福建重要的革命苏区老区,曾经多次发生过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,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漳州印记。特别是1932年4月,毛泽东同志正确分析苏区形势,力排“左”倾方针,提出“出击外线、直下漳州”的意见,在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同志的积极支持下,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,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页,也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迎富村一带村庄在当地党组织和闽西红军第一团(团长邓毅刚、政委郭滴人)的领导下,于1930年5月举行农民暴动,成立了迎富乡苏维埃政府,组建了农民协会、赤卫队等红色机构。随后,红12 军邓毅刚部、新12军第三纵队(司令员卢其中)、红15军程翠林部都曾在迎富村转战驻扎,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1932年4月,为配合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,迎富乡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赤卫队和革命群众支前参战。1934年底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,迎富老区人民在以张鼎丞、邓子恢、谭震林等为核心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,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。迎富村成为中央红军独立第8团、第9团以及岩南漳游击队、南福区游击队等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据点之一,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。


  据当地方志资料记载,迎富村与相邻的迎新村民国时期同属原永富社。迎新村楼前洋自然村的“乐义堂”是迎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。迎富村的游氏宗祠“龙湖堂”,是迎富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部所在地。位于迎富村上厘自然村的游氏宗祠“富新堂”,是一座典型的土木结构闽西南风格古建筑,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。苏区时期,“龙湖堂”和“富新堂”都曾是南华区苏维埃政府列宁小学的所在地。 

红色旧址是迎富苏区军民历史贡献的见证,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,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旅游资源,目前亟待深入挖掘整理迎富老区村的红色文化,抢救修复系列红色旧址,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。热心社会公益事业、荣登中国好人榜的迎富村村民游玉棋介绍:“民国时期迎富村属华安县管辖,亦属苏区时期的南华区苏维埃政府管辖,1957年划归南靖县。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更,村民外迁,迎富村的红色文化缺少专业的挖掘梳理,很多红色旧址已经坍塌,在迎富村保护开发红色旧址群,为游龙山风景区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。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,从江西江口到福建龙岩,再到漳州境内,对红军攻克漳州历史脉络进行更加深入、细致的叙述,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了解红军攻克漳州的历史意义。

追寻探访革命先辈的足迹,重温红军攻克漳州红色记忆,挖掘红色革命精神财富,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军精神,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、砥砺前行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,谱写富美漳州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。


截圖 2022-08-19 上午12.10.06.png

   (中国海峡新闻网  记者 陈志成/漳州综合报道 )


初次见面,请填写下信息吧:

Strait001

Strait001

TA太懒了...暂时没有任何简介

最新文章